
自然天性生長,豬肉回歸本味。棋盤村雷豬平時睡在稻殼鋸末軟床上,在墊料中翻翻拱拱,和小伙伴追打玩鬧,告別了限位欄狹小空間,告別了密集煩躁,集合了野豬抗逆性強、耐粗飼,梅山豬繁殖能力強,香豬肉質鮮美的優點。黑色雷豬綠色品質,肉質超越土笨豬風味,清水一涮,香氣四溢,瞬間喚回老家感覺兒時味道。
雷豬消化粗纖維能力極強,食草比例可達50%,粉碎發酵后的玉米秸稈、花生秧、蘑菇廢料、高蛋白牧草等皆可作為雷豬主糧添加,養殖成本較低。
“食”乃豬的天。為了給雷豬弄上一口可口的口糧,同時從源頭上確保雷豬肉品安全,勇于創新的棋盤科研團隊充分運用發酵工程技術、酶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創造性地推出豬用秸稈發酵飼料。
這個消息震驚業內,原本用于飼喂牛羊的秸稈竟然成了雷豬的腹中美食:標準化產品不用混合配比,可直接喂食,不僅節省了人工,而且有效縮短生豬出欄時間,豬肉品質同時得到提升,肌間脂肪的增加讓營養更加豐富;動保成本的降低最為直接,不用額外添加相關藥品和保健品,平均每頭節省20%以上;產品還易于存放、運輸。
在科技的陪伴下,雷豬安然長大、上市,化身人間美味。秸稈變豬肉,讓棋盤村農牧循環閉環戛然而合,秸稈處理難題在變廢為寶面前迎刃而解,人們欣喜地發現,家鄉的天更藍了。

雷豬豬舍建設成本投入較小,老舊大棚改造即可。目前,棋盤已在本村和大口欽建成兩大養殖基地,存欄雷豬數萬頭。全市正在全面推廣這一極富前景項目,到2024年棋盤村雷豬生產可達百萬頭。據了解,棋盤村雷豬養殖項目還是龍潭區兜底的脫貧項目,2020年,帶動全區201戶369人實現精準脫貧,解決村民就業300余人,人均增收14047元。
2021年,棋盤與央企中礦聯合投資集團開展戰略合作,成立中礦棋盤生物科技公司,中礦股權占比51%,棋盤股權占比49%,采用“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開展棋盤村雷豬種豬培育、育肥、加工全產業鏈業務,全面推進雷豬項目國內多點布局、加速成長發展:公主嶺養殖基地已建成投入運營,蛟河養殖基地即將完成建設……年可出欄棋盤村雷豬20萬頭。
前行在全面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征途上,棋盤村雷豬再扛鄉村振興大旗,配套棋盤百萬畝現代農業種植項目、10萬噸秸稈發酵飼料項目、5萬畝中草藥種植項目、鄉村旅游項目,全力打造“種養加游”循環經濟新模式,全面建設吉林市鄉村振興示范區。
雷豬養殖引領棋盤“種養加游”循環經濟新模式不斷走向成熟。9月份,棋盤攜手中礦向蛟河市輸出該模式,在當地成立5家公司,全面開展生豬養殖、肉牛養殖、規模種植、飼料生產、肥料加工等農牧循環項目。
(作者單位:江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