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幟領航 鄉村振興百年計和諧共生 綠水青山萬代春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 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總書記鏗鏘堅定的話語穿越北京天安門廣場,響徹寰宇,在 全國各地,在全國文明村-----龍潭區江北鄉棋盤村黨委會議室引發陣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對這一刻,棋盤人和很多很多農村人一樣,期盼了太久太久!這一刻夢圓,棋盤人和很多很多農村人一樣,思緒萬千,欣喜若狂!
披荊斬棘 一路向前
幾多年前,處于城鄉接合部的棋盤村,還是地地道道的城邊村,人多、地少、收入少。直至現在,棋盤村的年輕一代,還能聽到自己的爺爺輩講述新中國成立前的不堪生活狀況、改革開放前后的艱難起家歷程。 1978年~1984年,我市全面推廣和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打破了生產和分配上的"大鍋飯",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 1996年,我國推出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政策,全市拉開了第二輪承包工作序幕; 1997年,農民承包土地開始流轉,逐步向種田能手、大戶轉移,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新型經濟組織開始興起,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小城鎮建設迅速推進; 2002年,全市開始實行農村稅費改革,農民負擔從根本上得到減輕,輕裝上陣建設美好家園; 2004年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5年聚焦"三農",為農村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截至2011年,全市改造完成 5.8萬戶農村泥草房;如今還在通過危房改造,盡最大努力改善農村居住條件。改建擴建一大批學校,取消初中、小學學雜費,免費發放教材,為低保家庭學生提供免費午餐。新農合實現全覆蓋,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保持在75%以上;全市行政村都建設了衛生室…… 歷史的車輪輾轉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讓一個貧困村、貧困戶掉隊的重大攻堅戰!奮斗在"三農"戰線的同志們說,這是加快農村發展的旗幟! 棋盤人感覺機會來了。此時的棋盤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村黨委書記馮利偉及一班人的帶領下,在村集體經濟收入、發展模式轉換、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已具備了一定基礎。馮利偉帶領一班人,決心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戰的大勢中,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更多村民走上富裕路。
鄉村振興創新先行
經歷了扎實的探索實踐,棋盤村逐漸成名,2015年前后已成域內外的先進村,在黑土地上傲然挺立起來。國家、省、市領導紛紛蒞臨,尋找破解當代"三農"難題的金鑰匙,普遍發現一個極其簡單卻充滿勇氣的振興密碼∶堅持不懈推進創新。 搶抓機遇,棋盤村成立了農民新村房地產公司,村集體完全占股 100%,在龍潭區這是第一家。公司成功建設龍新雅居、棋盤龍鳳苑兩大農民新村工程,村民全部住上了新樓房; 2011年,村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提出適度規模發展現代農業,村里土地實行三權分置,即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歸村民、經營權歸村集體企業,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率先進行了大膽嘗試。通過推廣三權分置模式,近年又成功流轉數千公頃土地。為發展現代農業搭建起廣闊的舞臺; 村集體企業——吉林棋盤生態農業集團從供給側著手革新,打造出一條從種植、養殖到農產品加工再到銷售相結合的生態循環鏈條,經營項目縱貫一、二、三產業,并且實現了深度融合; ………… 第一個專屬棋盤的發展模式在世人面前清晰起來,上級組織部門把它歸納為"六合兩動"∶黨建聚合、土地整合、產業融合、平臺組合、文化耦合、民意契合、能人帶動、創新驅動。
兩個戰場兩路進軍
歷史的車輪一路向前,2017年迎來了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九大。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個戰場,兩路進軍,棋盤村民和吉林市人民一頭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一頭加快補齊短板、推進鄉村振興。 經歷了千難萬苦,吉林市又迎來了艷陽高照:2020年年底,全市109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為全國層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積極作為! 與此同時,吉林鄉村快步邁向振興-- 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堅持質量興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更趨完善,通過加快推進優品區、高效區、加工區、旅游區"四區"變革,全市鄉村產業保持穩健發展態勢。農產品加工業優勢逐步凸顯,市級以上農產品加工業龍頭企業發展到352戶,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F代農業生產體系更加穩固,全市建設高標準農田12.5萬公頃,累計達到24.3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37.6%,F代農業經營體系更具活力,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截至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6716個、5642個;
以生態宜居為關鍵,建設美麗鄉村:加快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行動,全市1382個行政村實現了干凈起來,并向美麗起來轉變; 以生活富裕為根本,增加農民收入:2019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883元,是2015年11495元的1.3倍。
輸出模式 共同振興
在積極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勇于創新的棋盤人再次乘勢而上。棋盤村黨委第一時間確定工作思路:以精準扶貧為出發點,以整體改造為發力點,以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對外輸出“棋盤模式”,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兩步棋并作一步走! 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棋盤集團加入吉林省金融商會扶貧聯盟,引入金融支持,同省級貧困村永豐村達成戰略合作,成立了永豐惠民農業公司,棋盤占股51%,永豐占股49%。通過“三整合、一建設、一創新”“再造棋盤”:“三整合”即整合貧困村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產業結構;“一建設”即聯手貧困村新建扶貧產業項目;“一創新”即創新項目管理方式。 一個又一個扶貧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永豐涌現:流轉數百公頃土地,用于規模發展現代農業;投資800萬元建設的鮮榨豆油加工基地順利實現投產,年產非轉基因鮮榨豆油400噸;永豐服裝制衣廠建起來了,安置當地村民就業百余人;投資近300萬元,打造永豐水庫休閑旅游項目;黨群聯建扶貧田,收入全部分給貧困戶…… “棋盤模式”在永豐落地生根,脫貧攻堅讓這個東北小村脫胎換骨、化繭成蝶:貧困發生率從8.27%自由落體般降至零,搖身 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棋盤村的創新探索得到省市主要領導高度肯定,“龍頭企業+金融+貧困村”典型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廣。 反觀棋盤,則悄然走向高質量鄉村振興: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762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3萬余元;截至目前,村集體資產積累達3.1億元。
種養加游循環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市在發展新路上砥礪前行、積厚成勢的關鍵五年。我們如何才能行穩走好未來的路? 2020年12月,市委提出:實施"四六四五"發展戰略,跑出振興發展加速度。其中的"五",是打造5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5個具域,正是吉林市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棋盤人不會忘記,2020年11月16日,市委書記賀志亮來到棋盤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此行對外傳遞的重要信息是∶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市委書記殷殷囑托:“一定要把棋盤建成吉林市鄉村振興示 范區! 棋盤人迅速動起來了,多個項目齊頭并進:棋盤村雷豬種養一體化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棋盤村雷豬種豬培育、育肥、加工全產業鏈業務,到2O24年建成年出欄量100萬頭雷豬種養一體化三產聯動示范基地; 攜手吉林省農創投資集團開展千頭肉牛養殖項目,目標瞄準打造吉林"大肉庫"; 10萬噸秸稈發酵飼料項目,每年可消耗黃貯秸稈10萬噸,徹底解決10萬畝玉米秸稈焚燒污染難題; 攜手昌農實業開展5萬畝中草藥種植項目,計劃通過5年擴繁實現北蒼術等藥食同源品種5萬畝種植面積,打造自然與人文共生、共榮、共享的中醫藥主題旅游度假園區。 棋盤"種養加游"循環發展新模式很快走入公眾視野:種植項目所產秸稈由加工項目完成飼料轉化,發酵飼料由養殖項目消化。養殖項目所產肥料則由種植項目實現全部還田,種養加項目循環終點則是鄉村觀光游、休閑游、研學游。
黨旗增輝 人民滿意
厲兵秣馬再出發,奮楫揚帆啟新程。 5月17日,市鄉村振興局在越山路11號掛牌成立。 站在新的起點上,市鄉村振興局正式接過了任務、開啟了征程——為全市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力量支撐和制度保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當天,永吉縣、舒蘭市、磐石市、蛟河市、樺甸市、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豐滿區也舉行了縣(市)區鄉村振興局掛牌儀式。 隨著我市高標準完成新一輪包保幫扶部門(單位)和駐村干部選派工作,目前,數百名駐村干部整裝出發,奔赴鄉村振興第一線,新一輪包保幫扶工作全面展開。其中,市商務局鄉村振興工作隊進駐棋盤村。 "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紅色基因鑄黨魂,牢記初心不忘本!為黨旗增輝,讓人民滿意!""在黨的百年華誕,模盤人喊出了他們的心里話。 這些話,不正是廣大農民朋友的心里話嗎? 在這磅礴的聲音中,我們堅定不移跟著黨的旗幟走。這旗幟領航鄉村振興,在吉林大地舒展了美麗畫卷∶形成"一帶、一圈、兩縣、多集群"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大格局,6鎮21村獲評國家、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肉牛產業發展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樺牛種牛研發繁育基地等6個千頭以上肉牛養殖項目加快建設;城鄉"七邊"環境衛生治理行動直擊死角,10萬余戶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綻放美顏…… 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夢里田園,人們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徜徉于綠水青山間,不由得你不驚嘆:農業正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正在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正在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